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潍坊—聊城
筑牢七座桥 畅通协作路

来源: 规划财务组 2017-11-07 13:40

  一、筑牢人才交流之桥,突出智力协作功能

  一是加强党政干部人员交流。两市建立互派挂职干部制度,潍坊从市直、县市、乡镇选派5名县级干部带队成立了16人的潍坊驻聊城扶贫协作工作组,派驻到聊城开展工作;聊城选派了4名县级干部带队组建了15人的队伍,到潍坊挂职学习,实现了两市扶贫协作的市、县、乡镇全方位、多层次对接。二是加大专业人才交流力度。双方互派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企业管理等领域专业人才挂职交流,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教育培训和志愿服务活动。一年来,开展互访交流1500余人次、志愿服务8400余人次、技术人员培训3200余人次。

  二、筑牢信息沟通之桥,全面对接扶贫协作

  一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制定了《潍坊-聊城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每季度开展一次互访,每月进行一次调度。去年以来,党政干部考察互访536人次。二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两市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共享的“潍聊”综合信息平台,共收集聊城市120个扶贫需求项目,吸引了74家潍坊企业意向对接。三是推动多层次对接交流。在市级结对帮扶的基础上,两市4对县(市)、12对乡镇、120对村(居委会)结成帮扶对子。潍坊发改、经信、农业等26个市直部门赴聊城开展部门对接,并组织近百家企业来聊考察协作项目,开展全方位合作。

  三、筑牢产业合作之桥,两地产业精准互补

  一是抓特色农业协作促脱贫。两市发挥各自农业资源优势,在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进行协作帮扶,以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带动扶贫脱贫工作。潍坊欣欣农业公司与聊城莘县妹冢镇政府合作建设占地面积480亩、总投资1100万元的高标准蔬菜示范园;寿光市2家农业科技公司与莘县合作建设220亩“育、繁、推”高科技示范基地和1000余亩的高效蔬菜大棚,可解决360名贫困村劳动力就业。二是抓加工制造业协作促脱贫。诸城福田汽车厂与临清杰兴机械公司签订供应协议,吸纳4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实现工资收入190余万元;寿光齐郡食品公司与莘县禾思本生物科技公司投资1.06亿元的烘焙果蔬项目,可吸纳贫困劳动力1000余人就业;高密鑫利源制帽公司与阳谷县寿张镇签订总投资700万元的协议,可吸纳贫困劳动力200余人就业。

  四、筑牢劳务转移之桥,供需双方磁性接合

  两市制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潍坊—聊城扶贫就业协作的通知》,依托人才交流中心,打造劳务输出“就业直通车”。截至9月底,歌尔、豪迈等60余家潍坊企业共提供用工岗位2万余个,转移聊城劳动力就业2513人,并全部建立信息登记,其中转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8人,实现年工资收入440余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五、筑牢民生共建之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开展集中供养项目协作。两市整合财政投入、扶贫协作、民政救助等资金,加强卫计、社保等政策支持,对贫困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有效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困境”问题。目前,实现供养建档立卡贫困户110余人,通过解放劳动力增加贫困家庭收入220余万元。7月,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等来聊城调研给予充分肯定。二是开展医疗项目协作。高密市投资100万元,对阳谷县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设备改造,并选派1名业务副院长、5名技术骨干到该院交流任职。三是开展教育项目协作。投资8500余万元的高密—阳谷友谊中学项目已立项;山东(潍坊)271教育科技集团与东阿县开展合作办学;潍坊学院与冠县构建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合作机制。

  六、筑牢金融协作之桥,助力扶贫协作产业

  潍坊银行在聊城投资8000万元设立1处市级分行和4处县级分行,积极搭建“金融扶贫贷款平台”,全力支持养驴产业扶贫。截至目前,该行已发放黑毛驴贷款3亿元,其中发放“富民生产贷”扶贫贷款8880万元,购买驴驹3万余头,建成扶贫养驴场23家,帮扶贫困人口达到1809人,为近50处养殖户和企业解决了融资担保难题。

  七、筑牢社会参与之桥,凝聚扶贫协作合力

  两市整合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资源,探索“互联网+扶贫”模式,搭建集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产品销售、公益组织孵化于一体的“爱心众筹平台”。潍坊市运用平台开展了扶贫协作“暖冬行动”、“青春创城公益义卖”、扶贫日捐赠等活动,为聊城募集231余万元物资,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万余人。同时,积极发挥工青妇、工商联和企业家协会等组织作用,推动两市形成扶贫协作的浓厚氛围。

编辑: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