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第63期

来源: 政策调研组 2016-08-08 10:21

【经验交流】

  济宁市突出问题导向从严从实推进精准扶贫

  济宁市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工程,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集合优质资源,集中优势兵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特别是四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牢牢把握精准要义,坚持每月一次现场会、每月一次督导检查、每月一次通报排名,强势推进脱贫攻坚。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市级领导干部走村入户、密集调研,市委书记发出了《致县委书记的一封信》,进一步树立精准高标杆,叫响“严实”最强音,切实加压鼓劲、激励鞭策。针对当前问题不足,聚焦建档立卡、帮扶措施、责任落实、督导检查等关键环节,对症下药,精准发力,确立“四个精准到位”的工作思路和部署安排,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以“六查六改”推进精准标杆再提升,确保动态管理精准到位。始终把精准作为脱贫攻坚的生命,提升精准标尺,严格精准管控。一是立足精准抓整改。集中6月份一个月时间,在全市组织开展以“六查六改”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全面核查全面整改”活动,查档案是否精准、整改记录信息,查程序是否合规、整改进退流程,查干部是否下沉、整改包保作风,查措施是否管用、整改帮扶计划,查资金是否到位、整改项目建设,查群众是否满意、整改帮扶成效,全面提升档案信息精准度。二是立足规范抓培训。在全市分层级组织业务培训,市级培训到县市区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乡镇书记和乡镇长,县级培训到乡镇业务骨干、驻村第一书记和派出扶贫工作组组长,乡镇培训到村两委成员和具体工作人员,确保各级扶贫队伍业务明、政策透,进一步促进精准扶贫规范化、专业化。三是立足实效抓督查。7月份,组织专门工作力量或委托第三方,按照总体不低于10%的比例,对各县市区建档立卡整改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对档案仍然不精不准、整改不到位的进行严肃问责。

  二、以综合施策推进帮扶精度再提升,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到位。立足贫困村资源禀赋和贫困户生活实际,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个性化制定帮扶措施。一是坚持多措并举。结合“全面核查全面整改”活动,逐村逐户逐人完善脱贫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整合人社、农业、科技、旅游等部门培训资源,开展免费技能培训,积极联系县乡村工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和环卫、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对劳动能力差或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低保兜底和应急救助的基础上,研究持续增加收入的帮扶办法。二是突出重点难点。督促各县市区对贫困户危房进行全面排查,分门别类妥善处置,确保贫困户汛期住房安全。同时,督促各县市区认真研究危房改造和大病救助的意见,拿出更加适合贫困户需求的政策,尽量减少贫困户个人负担。三是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加快各类农业产业项目、光伏发电、金融政策等措施落实落地,强化项目建设监督检查,确保各类项目与带动贫困户脱贫挂钩,让贫困户尽快享受到政策实惠。

  三、以完善体系推进责任落实再提升,确保责任落实精准到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落实。一方面,压实工作责任。压实县市区主体责任,督促县级层面每月至少研究1次扶贫工作,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月至少1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压实市直部门行业扶贫责任,督促各有关部门抓好专项方案的实施,做到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措施优先落实;压实乡镇、街道直接责任,乡镇书记、乡镇长每星期都要调研指导扶贫工作,乡镇层面每月要研究扶贫工作2—3次。另一方面,严格“五包”责任。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包保任务的通知》,进一步健全市级领导包保县市区、市直部门单位包保镇街、第一书记包保村、党员干部和市属企业包保贫困户的精准扶贫“五包”责任体系,明确各级包保责任,严格督促落实,各级党员干部每月至少到包保贫困户家中入户走访1次,每月28号前调度汇总干部入户帮扶情况,推进领导指挥下沉、责任压力下沉、工作力量下沉,形成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四、以严督实考推进脱贫成效再提升,确保工作督导精准到位。印发对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对市直行业部门扶贫开发成效的两个“考核办法”,强化激励约束,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建立了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机制,明确退出标准、退出程序,规范工作流程,切实做到程序公开、数据准确、档案完整、结果公正。每月召开一次现场会、开展一次全面督导检查,对县市区扶贫工作在新闻媒体通报排名,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市成员单位每月列出重点工作清单,月底进行点评、通报。依据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督查问责办法,对存在相关问题和每月排名后三位的县市区进行约谈,全程录像,在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公开;对完不成年度减贫任务的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连续两年完不成年度任务的,对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组织调整,以高压态势和严厉问责促进工作落地、任务落实,确保打好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济宁市扶贫办)

  潍坊市推广“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

  潍坊市立足自身“插花式”贫困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动作用和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推广“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让每个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资源资产入股的方式加入1家合作社,把所有贫困户都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实施“三个一批”,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一)发展生产带动一批。潍坊市的合作社数量多、分布广,其中产业类的合作社有1.6万多家,规模大的合作社社员数量达到100多户,年经营收入200万元以上。通过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产品、技术、经营、人才等综合优势,引导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借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提升贫困户的生产经营能力,带动脱贫增收。通过鼓励合作社承担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进一步降低入社门槛,吸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发展。昌乐县庵上湖村的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全村10户低保户、12名残疾人的同时,为周边村的贫困户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临朐县牛寨村借助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两个“国字号”品牌,创办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流转5户贫困户闲置旧房,改造提升成后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农家乐,贫困户不仅每年有3000元的流转收入,还可根据经营情况参与分成,实现增收。

  (二)提供服务带动一批。一方面,为贫困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不愿或不能加入合作社的贫困群体,依托服务类合作社,为他们无偿或按优惠价格提供生产资料,提供耕种、栽培、病虫害防治、销售、运输、加工等专业化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市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通过合作、订单、托管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在全市托管土地近300万亩,并以优惠价格为贫困户提供了多种专业化服务。另一方面,积极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服务。通过组建劳务输出合作社,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纳入进来,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及时找到就业岗位,依托合作社实现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安丘市四海社区由党支部组织成立劳务输出合作社,利用社区教育学校,定期组织免费技能培训;与周边天洁环保、盛大农产品交易市场等企业对接,及时发布用工招聘信息,今年以来先后帮助5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转移就业。

  (三)资产收益带动一批。潍坊市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的占了68.2%,为确保失能贫困群体稳定增收脱贫,在用好贫困户自身资源、盘活村集体资产的同时,切实发挥财政扶贫资金作用。一是引导失能贫困户将自己的承包地、闲置房屋、宅基地使用权等资源,通过托管、流转或入股的形式,交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由合作社保证资产收益。临朐县辛寨镇大高家庄村成立了“高家土地流转合作社”,将全村土地进行流转,群众既可以得到流转费、入社分红,又可到合作社打工获取收入。目前,全村587户现有农户中,已有583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带动全村贫困群众76户、227人脱贫致富。二是用好农村集体资产改制成果,组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将农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全体村民,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贫困户持股分红。三是将财政专项资金、其他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全部或部分量化给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并承担相关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贫困户通过享受资产产生的收益实现脱贫增收。(潍坊市扶贫办)

编辑:沈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