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第82期

来源: 政策调研组 2016-09-09 10:25

【经验交流】

  省发改委加快实施光伏扶贫工程

  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里相关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创新思路,按照“制定一个方案、编制一个规划、配套一系列政策、搭建一个平台、健全一个体系”等“五个一”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快推动光伏扶贫工程组织实施,助力全省脱贫攻坚。

  一、强化规划引领,明确目标任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鲁发〔2015〕22号)和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5部委《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发改能源〔2016〕621号)文件精神,今年上半年,省发改委会同省扶贫办、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等有关单位,制定印发了《山东省光伏扶贫实施方案》。《方案》在对全省扶贫对象的数量、分布及光伏发电建设条件等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省级统筹、县负总责,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策扶持、合力推进”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采取户用分布式发电、村级小型电站和集中式电站等建设模式,明确全省光伏扶贫的工作重点和总体任务目标,确保利用3年时间,光伏扶贫工程覆盖1000个扶贫重点村、10万个贫困户。

  为进一步将光伏扶贫任务目标落到实处,目前,省发展改革委正在与各市、各有关县(市、区)就光伏扶贫三年行动计划进行全面对接,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2016年-2018年全省光伏扶贫专项规划,将光伏扶贫工作任务目标进行全面细化与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各村户和具体项目,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指导和推动全省光伏扶贫工程有序开展。

  二、强化政策扶持,推动工程实施

  为充分发挥各部门联动作用、形成政策合力,近期,省发改委与省扶贫办、国开行山东省分行、农发行山东省分行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动全省光伏扶贫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推动光伏扶贫工程组织实施的一揽子扶持和优惠政策。在规模指标方面,今明两年国家分配给我省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原则上全部用于扶贫工作,保障光伏扶贫工程顺利推进;在项目管理方面,简化光伏扶贫工程项目管理程序,对依托自有建(构)筑物或附近设施建设的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由县级电网公司统一协调并网条件后,按简便登记形式代理办理备案管理手续;对集中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按属地原则实行属地备案管理。在金融支持方面,协调国开行山东分行、农发行山东分行为光伏扶贫项目提供低息贷款,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适度下浮,下浮比例原则上在10%以上;在电网接入和消纳方面,将光伏扶贫项目的接网工程纳入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计划,全部由电网企业承担接网及配套电网的投资、建设,并优先调度发电;在电价补贴方面,光伏扶贫项目暂不实行竞价上网,全额上网的光伏扶贫项目执行0.98元/千瓦时的电价政策。

  三、强化模式创新,探索发展路径

  按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各市创新思路、率先行动,积极探索出一些较好的建设模式和经验做法。一是“政府募资,村户受益”模式。济南市利用贫困村集体所有的未利用地、荒山荒坡等,建设装机容量为50 千瓦左右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一,由市财政整合省级扶贫资金和市级财政资金出资;其余部分由EPC总承包商垫资,垫资部分及相应利息由市财政在后两年内分期支付。项目建成后移交村委会,电费收入扣除税费后,按照7:3的比例分别用于补贴贫困户和贫困村集体统筹使用。目前,经各县(市、区)申报、评选,全市共确定在549 个村实施光伏扶贫,建设规模28 兆瓦,总投资22400万元。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贫困户带来收益3000元,惠及贫困户5600户。通过这种模式,济南市既保证了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扶贫任务,又有效利用了民间资本,是PPP模式的一种创新。二是“政府投融资平台出资,申请政策性贷款”模式。临沂市在沂南、费县、沂水等5县,以村级小型光伏电站为主,以集中式大型光伏电站和户用光伏发电项目为补充,组织编制了光伏扶贫具体实施方案,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在工作实施中,各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由县政府成立融资和运营管理平台,筹集总投资的40%作为项目资本金,其余资金以光伏发电经营权收益为抵押,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优惠贷款,利率在央行同期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适度下浮。项目发电收入扣除银行贷款、运维费用、土地使用成本及相应税金后,全部作为贫困户收益。如沂南县共建设光伏扶贫项目20个,总容量60MW,总投资4.8亿元。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沂南富农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资本金筹集、担保贷款和项目建设管理等。全部建成后,共惠及贫困群众1.2户、2.13万人。三是“依托企业,创客扶贫”模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精准扶贫”的背景下,青岛昌盛日电公司积极打造青岛即墨光伏小镇项目,建设集光伏发电、农业创客为一体的特色光伏创客扶贫项目。项目建设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植”,并依托该项目成立了国内首个农业创客空间,采用“孵化服务+风险投资”的运营模式,开展农业项目引入、孵化、投资、跟踪、销售等工作。对有能力创业的贫困户,利用地方政府扶贫资金鼓励其在昌盛园区平台上创业,成为家庭农场主,使其分享到经营收益;对其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吸纳其进入园区务工,使其参与到种植或养殖环节,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通过光伏农业产业集聚效应,带动餐饮、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目前,创客空间已成功孵化青岛微自然、北茶老徐、华纳生态多彩苗木、绿盒子直通车等30多个入孵企业和项目,年营业收入预计可达1.5亿元,带动就业300余人。

  四、强化管理监督,确保工程实效

  为加强对光伏扶贫工程监管,省里还提出了两项保障措施:一是积极构建全省光伏扶贫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互联网+”实现对光伏扶贫项目有关信息、建设进展、并网发电、补贴发放、效益分配等实现全过程管理,全面及时掌握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建设及运营情况,提升光伏扶贫管理水平。二是健全完善光伏扶贫工程监督管理体系,对所有纳入光伏扶贫的项目,实行目标和责任管理,强化调度通报和督导考核,对建设进度缓慢的项目及时予以调整,对擅自变更建设主体或借机倒卖指标的项目列入“黑名单”,取消该项目电价补贴资格,确保把光伏扶贫各项任务和项目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和在建光伏扶贫项目1395个,建设规模54.5万千瓦,投资43.6亿元,覆盖1.75万户。(省发改委)

  德州市发挥金融扶贫助推脱贫攻坚主力军作用

  金融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今年以来,德州市上下认真贯彻执行金融扶贫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入脱贫攻坚,解决好“缺钱”问题,做到扶持对象精准、扶持措施精准、扶持项目精准、资金投放精准,努力在落实金融扶贫政策上有新举措,在创新金融扶贫产品上有新作为,在完善金融服务上有新招数。全市安排7718万元财政资金鼓励优先用于金融扶贫,撬动10倍资金助推产业发展,截止6月底,10个金融扶贫重点县与17个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协议,发放小额扶贫贷款7429.5万元,其中“富民生产贷”7365万元,共支持企业37家,惠及贫困人口2109人,“富民农户贷”64.5万元,有效支撑脱贫攻坚不断走向深入。

  一、完善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建立金融精准信息档案。积极推进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机构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完善贫困村金融基础设施,优先满足资金需求和支付结算服务要求。支持现有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下沉营业网点,为贫困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贫困户小额信贷和扶贫生产经营主体信贷需求,按照“一户一档”的方式,建立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县区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德州银行等17家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扶贫工作。各金融机构主动对接扶贫部门,筛选调查信贷需求贫困户和生产经营主体,实地走访了294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融资需求3144万元;对接了207家有意愿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需求达2亿元。

  二、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小额扶贫信贷工作模式。大力推广开展大型农机具抵押、林权抵押、仓单和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扩大扶贫经营主体的有效担保物范围。通过创新模式,多措并举,将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形成了小额扶贫信贷遍地开花的态势。一是创新土地小额信贷模式。武城县将金融精准扶贫和“两权”抵押贷款工作相结合,既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又激活了更多的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该县设立了1000万元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出台了《武城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防范“项目池”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现已为1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二是“贫困户+”金融扶贫模式。夏津县探索实践了“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公司”“贫困户+光伏发电”“贫困户+旅游产业”等模式,小额信贷规模达到3370万元,已发放贷款1183万元,涉及9个乡镇、160户贫困户。三是重点支持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庆云县择优筛选产业集群效应好、发展带动力度强的贷款主体,向金融机构推荐,各新型经营主体按照政策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并报县扶贫办备案,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金融扶贫的直接受益者,能实现稳定收益。

  三、提高风险意识,建立贷款全面防控机制。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创新投入方式撬动金融资金,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合作机制,综合运用风险补偿、风险担保、信贷贴息等手段,切实形成财政金融良性互动、合力并举的工作局面。建立健全贷款责任清收机制,把扶贫贷款清收责任与地方政府绩效挂钩,努力分散化解信贷风险,解除银行后顾之忧。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扶贫模式,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保险、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特色险种,努力把贷款风险降到最低。把贫困户与农村信用评级授信系统农户进行比对,分等级纳入信用系统授信评级,将信用等级与贷款额度直接挂钩,并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市里先后与山东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等5家担保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实行定期督导通报机制,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通报,半年初评、年终考核验收制度,年终对金融机构评先树优、表彰激励。(德州市扶贫办)

编辑:沈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