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第125期

来源: 政策调研组 2017-01-20 15:35

经验交流

 

省科技厅构建科技服务扶贫体系

  

省科技厅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战略部署,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强化精准理念,不断创新思路,求真务实,积极构建科技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科技下乡助推脱贫行动,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科技支撑。

一、构建科技人才支撑体系。一是加强科技指导人员选派。针对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需求,组织全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型农业企业等积极选派科技人员深入到扶贫工作重点村开展技术咨询、农时指导、创业式技术服务等科技帮扶活动。截止到10月底,已向3588个扶贫工作重点村选派科技人员定点帮扶,占全省重点村的51.2%,提前完成年度半数覆盖任务。二是组建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组织全省科研院所和高校226名高层次农业专家队伍组建了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定期对科技指导人员进行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现场答疑、巡回指导服务,提高科技指导人员服务水平,解决重大关键共性问题。三是培养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先后在泰安、烟台、菏泽等地举办了大樱桃、苹果和毛木耳等大型技术培训班6次,受益贫困农民1000余人次。组织实施了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人才支持计划,选派200名科技人员到扶贫重点区域进行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培养当地致富带头人1000名以上。

二、构建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农科驿站”建设。进一步发挥我省科技特派员队伍在服务基层、带动脱贫、实现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成效有效模式,建立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了“农科驿站”建设工程,运用现代信息手段,采取互联网、移动APP、微信、有线电视、热线电话等方式,及时有效解决农村群众农业生产技术难题。二是携手省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联合打造“农科公开课”栏目。通过“电视+互联网+微信”的有机结合,在扶贫工作重点区域实现了广泛、实时、准确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三是联合点豆商学院推出以“科技致富,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农科微课堂”栏目,实现了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坐在家里与专家实现面对面交流。

三、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介。先后在菏泽巨野、泰安东平、威海文登等组织召开了6次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会或现场观摩会,共发布新技术、新成果240多项,接受现场咨询2000余人次,现场解决技术难题200个以上。二是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贫困地区转化应用。在全省精心筛选113项农业科技成果,引导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在扶贫工作重点村落地实施;三是及时征集技术难题并组织科技攻关。安排各市科技主管部门征集整理扶贫工作重点村在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102项,安排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及时给予协调解决,对重大关键问题集中优势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

四、构建科技服务示范体系一是积极探索科技扶贫模式。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及重点扶贫开发地区精心筛选了23个扶贫工作重点村作为科技扶贫示范村,安排每个业务处室和直属事业单位进行定点联络,积极探索科技精准扶贫模式,集中优势科技资源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二是组织农业科技园区结对帮扶。积极引导全省农业科技园区或驻园企业与周边191个扶贫工作重点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提供优良品种、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和订单生产等方式,示范带动扶贫工作重点村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增强脱贫致富能力。(省科技厅)

 

青州市“一线法”扶贫脱贫 “清单式”全力攻坚

 

青州市立足贫困现状,创新机制体制,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走正步,走正道”,通过“一线法”向贫困亮剑,真正把群众的需求变成自身的责任和工作的动力,采取“一户一案”“清单式”帮扶、“台账式”管理,既着眼短期帮扶脱贫,又兼顾长远发展致富,抓实扶贫措施,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精准“1+1+1”工作基础,“三清单”管理精准进退。通过精准识别,规范档案,建好台账三项措施,确保对贫困村、贫困户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一是精准一个底数,列出“贫困对象”清单。以核实原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为重点,通过认真开展精准再识别、再识别“回头看”和系统数据清洗工作,对所有贫困人口进行梳理,严格按照“贫困户(村民小组)申请—村评议(公示)—镇街审核(公示)—市复审(公告)”程序,严把贫困户识别与退出质量关。共核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自然减少325户873人,新增贫困人口318户830人,清退706户2212人,系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506户32705人,2015年减贫8757户19446人,2016年未脱贫人口2550户5139人。二是精准一套扶贫档案,规范“进退出”程序清单。按照“村有册、镇有簿、市有档”,对市镇村三级档案,采用“四模块”、“三审核”的方式进行档案整理。“四模块”即贫困户进入模块、精准再识别模块、贫困户精准退出模块、2016结对帮扶模块,含16个子项目。“三审核”即档案信息收集人自审,各镇街区二次审核、市级拉网督查三道流程规范管理,力求真实、完整保存精准扶贫脱贫全过程,服务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三是精准一本工作台帐,明确“帮扶服务”清单。组织13个镇街区对2016年未脱贫的2550户5139名群众和2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建立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台账,实施精细化管理,详细记录“谁贫困,为何贫,何处贫”,让帮扶单位和干部明白“扶持谁,怎么扶,如何脱”。算账对比突出“细”,在台账填写过程中坚持讲清政策要求和数据内涵原则,与贫困群众一起算账、一起填表,得到群众签字认可,实现扶贫对象进、出、退的精准管理。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与扶贫档案、攻坚台账建设有机融合,做到脱贫有记录、攻坚留印记。

二、创新“1+13+6”工作机制,“一线法”展开扶贫脱贫。青州市委出台《关于开展“2016脱贫攻坚行动”的意见》指导性文件,成立13个行动小组,创新6项“工作推进机制”,确立动员全市上下脱贫攻坚工作框架,实施挂图作战,推动攻坚力量向一线下沉,有效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一是实行行动组负责机制,坚持领导指挥在一线。成立“2016年脱贫攻坚行动”指挥部,书记、市长任指挥,在镇街设立13个行动组,市委常委、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任组长,全面负责包靠镇街扶贫脱贫工作。二是实行镇街主要领导负责机制,坚持日常工作在一线。各镇街成立扶贫开发办公室,党(工)委书记兼任扶贫办主任,配齐配强专门工作力量,负责整个行动组脱贫攻坚日常工作,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三是实行领导干部包靠机制,坚持脱贫服务在一线。通过“5431”包靠模式,在职在编党员干部每人都要包靠贫困户。县级干部每人帮扶不少于5户,正科级干部不少于4户,副科级干部不少于3户,其他干部不少于1户,一包到底,贫困户不脱贫、干部不脱钩。四是实行公开公示推进机制,坚持工作推进在一线。加大扶贫资金、项目实施、贫困退出、攻坚进度等方面信息公开力度,提高扶贫工作公信力,并按季度通报扶贫工作动态,及时反映新情况,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加快工作进度。五是实行全程督导评估机制,坚持问题发现解决在一线。由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督查局分别组成6个督导组,每个督导组有市纪委派员参加,不分派包靠脱贫任务,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和直接到村、直奔现场的“三不两直”督查方式,全覆盖督导攻坚行动,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成立项目审监组,重点加强对扶贫项目立项实施、资金拨付、验收监管、绩效评估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确保社会群众认可。六是实行评先树优和问责追责机制,坚持责任靠实在一线。树立正向激励导向,在一线识别考察干部,强化追责问效,确保“扶真贫、真脱贫”效果。目前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5次,现场调度会议2次,组织全市脱贫攻坚专题推进会议9次,市级领导现场调研、调度28次,将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推进。

三、抓实“1+1+N”扶贫措施,确保脱贫有据、脱贫有策。抓实“一本台账”,即“2016年贫困户(村)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台账”。探索实施“三全三一”帮扶模式,即全市13个镇街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52个市直部门(单位)党员领导干部,489个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全部参与,组成2550个帮扶(关爱)小组,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帮扶全覆盖,全程纪实脱贫攻坚行动,达到“一户一策一帮扶(关爱)小组”,围绕“一户一案”,采取群众“点菜”、干部“下厨”帮扶模式,认真制定扶贫对象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清单。精准实施N项扶贫措施。一是突出产业开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用好“第一书记”力量,发展乡村旅游、农民画、电商、果蔬、光伏发电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项目。2016年落实扶贫资金1250万元,打造29个扶贫项目与9个“种养加”项目,带动364户835人脱贫。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户(村)股份,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和收益分红,既让贫困村集体经济有“钱袋子”,又为贫困户找到一条脱贫致富“好路子”。形成了青州柿子沟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百纳城有机果蔬专业合作社、亿家红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可借鉴的“新型经营主体+基地(项目)+贫困户”扶贫开发示范点。二是促进就业创业。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转移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两本动态台账,采取“就业+产业”帮扶模式,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脱贫。对就业贡献较大的企业在用地、财税、信贷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给优惠政策、给荣誉地位,鼓励企业积极吸纳贫困人员就业。组织企业与贫困户“一对一”座谈,为贫困户和企业牵线搭桥,300余家企业达成提供就业岗位及资助意向,新增200余个公益岗位优先保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上岗,通过就业实现脱贫。三是开展金融扶贫。利用扶贫信贷支持资金734万元,建立风险补偿金506万元,财政贴息资金228万元,与山东青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青州支行2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设立金融扶贫资金拨付三方监管账户,已向全市108户贫困户授信,发放“富民农户贷”387万元。四是注重教育扶贫。全市资助贫困家庭学生9474人,投入资金407.25万元;“雨露计划”帮助贫困家庭81名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泛海助学山东行”活动为21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解燃眉之急;对王坟、庙子、邵庄等镇贫困人口实施技能培训,让贫困人口掌握一种以上谋生手段或技能手艺,阻断贫困继代传递。五是加强资金整合。整合现代畜牧业发展平台建设项目、2016年秸秆综合利用工程项目等7个项目涉农资金415万元,集中用于脱贫攻坚;整合水利资金60万元,解决2个贫困村饮水安全问题。六是实施保障兜底。在对全市贫困人口深入摸底的基础上,组织人社、社保、住建、民政、教育等部门联合出台《青州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暂行办法》、《青州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暂行办法》、《青州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暂行办法》,实施精准兜底,将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切实保障农村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特困人群的基本生活。七是强化舆论引导。全方位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典型、经验,营造氛围。坚持“扶贫先扶志”,用政策的力度和帮扶的温度,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教育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在全市推广侯王村、南小王村典型做法,引导形成敬老爱老孝老的良好风尚,农村2000多名贫困老人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四、强化“3+6+3”保障体系,“四清单”提升攻坚质量。制定问责、考核3个办法,发挥6个市脱贫攻坚督导组和市扶贫办3个包靠组作用,采取“平时督查、季度述职、半年评估、年度考核”跟踪进度,推行任务、问题、责任、成绩“四清单”,夯实主体责任。一是明确“工作任务清单”,促精准。市、镇、村三级区分脱贫难易程度,分别列出任务清单,倒排工期,实施挂销号管理,确保扶贫工作有序推进、如期实现,力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准发力,确保扶贫脱贫举措能够得到群众认同。二是列出“问题清单”,促整改。针对专项督导与全覆盖督导情况,及时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时限,反馈被督导单位,挂号督办。对996个村贫困人口的档案材料进行了拉网式专项督查与“回头看”检查,累计查看档案128862件。扶贫办分3个核查组,从7月下旬开始,利用50天时间,坚持不落一户,走访全市2550户未脱贫群众,督查帮扶措施落实情况。根据问题清单,召开全市扶贫脱贫调度推进会,组织开展“集中脱贫攻坚月”,进行全面整改,确保脱贫进度和效果。三是压实“责任清单”,促落实。率先出台《青州市扶贫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对不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工作不按程序、落实不力,弄虚作假,违反规定使用、挪用、挤占、贪污使用资金等不严不实引发不稳定甚至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问责追责,确保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四是强化“成绩清单”,促成效。制定《青州市镇街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和《青州市市直部门(单位)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将日常考核与年底考核相结合,工作成绩好的奖励,不好的给压力,确保工作成效。(潍坊市扶贫办)

 

滨州高新区“小载体”“大扶贫”

 

一是“小标语”构建“大宣传”。在两个街道和贫困村主要道路刷写美观大方的脱贫攻坚宣传标语,发放扶贫宣传资料,召开广播会、党员会、群众代表大会等,向群众大力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意义和最新政策,营造社会氛围,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项目建设。

二是“小课堂”发挥“大作为”。结合党校、“一线课堂”、农家课堂、田间课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等,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企”工作思路,聘请农业局、科技局、农业技术学校专家,结合季节和街道特色产业,对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实用技能开展培训。按照不同时间、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科学设置课程,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三是“小专栏”解决“大问题”。在贫困村设立脱贫攻坚小专栏,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公告和招工信息内容放置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公告让群众评议,接受群众监督;招工信息栏动态更新,贫困户足不出村即可及时了解用工单位需求信息。今年以来,小专栏更新招工信息7次。

四是“小项目”成为“大良方”。注重运用种养小项目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菌棒,并负责产品回收和销售。被帮扶的贫困户挣到钱,拿出一部分钱,再帮扶其他贫困户。这种模式使扶贫小项目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助推贫困户在短期内尽快脱贫。(滨州市扶贫办)

 

 

 

 

 

 

 

 

 

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省人大分管副主任,省政协分管副主席。

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人大、省政协有关委室,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责任编辑:尹永海                  电子邮箱:sdfpjb@163.com

编辑: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