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101期(总第238期)

来源: 宣传信息组 2017-10-10 18:21

  【经验交流】

  临沂市实施“五带五促” 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聊城市“孝德扶贫”树新风

  淄博市创新扶贫宣传模式 打造精准扶贫品牌

 

  【经验交流】

 

  临沂市实施“五带五促”

  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临沂市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针对部分贫困群众不愿、不能、不敢、不会脱贫等问题,注重扶贫与扶志、扶业、扶技、扶智相结合,大力实施“五带五促”工程,让贫困群众有盼头、干头、奔头、劲头、甜头,引导他们的自主脱贫、光荣脱贫。

  一、沂蒙精神带动、促思想转变,让贫困群众有盼头。沂蒙精神的核心内涵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临沂市把沂蒙精神作为引领人民群众打赢攻坚战、艰苦创业奔小康的内在动力,用沂蒙精神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干劲。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定位为新时期的“孟良崮战役”和第一民生工程,创新实施“百千万”沂蒙老区脱贫攻坚行动和“双16”推进计划,组织发动全市8.6万名党员干部与25.5万贫困户结成对子,选派1537名第一书记驻村抓党建促脱贫,组织开展“百村万户民情大走访”和“三问三清”活动,引导广大贫困群众牢固树立“宁愿苦干、绝不苦熬”的信念。通过媒体宣传、发放“明白纸”、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广泛动员机关、社会、企业、贫困群众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形成“党员干部打头阵、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沂蒙老区大攻坚格局。

  二、“三业”定制带动、促自力更生,让贫困群众有干头。临沂市针对部分群众发展无途径、增收缺门路的问题,坚持优先、优惠、优待原则,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产业发展、就业岗位、创业政策,引导他们依靠辛勤劳动增收脱贫。2016年,全市89295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参与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脱贫。一是产业带动增收。把培育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任务,坚持因村因户制宜,分类分户施策,指导帮助贫困群众选准路子,实现村增收户脱贫。全市已实施扶贫产业项目3005个,惠及贫困群众16.5万户、32.6万人,人均增收1028元。二是就业带动增收。借助民营企业多和商城优势,设立村级扶贫车间1193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业15256人;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特困人员,全市共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安置特困人员12756名;动员全市759家企业设立“公益特岗”4320多个。三是创业带动增收。打造创业扶贫工坊406家,发放各类创业补贴224.7万元;组织贫困人口创业培训692人、成功创业166人,人均年收入1.8万元左右;积极争取省级巾帼创业贴息资金和贫困母亲阳光“1+1”资金加大妇女创业担保贷款力度,全市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5亿元,带动6000余名妇女发展农家乐旅游、箱包加工等创业项目。

  三、典型主体带动、促比学赶超,让贫困群众有奔头。贫困群众囿于观念、视野、能力、资源等方面的局限,往往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临沂市针对这种情况,加大经营主体带动、带头人指导和示范户引路,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2016年,全市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帮扶贫困户60293户、100103人。一是新型主体扶。大力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示范场带动工程,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组织、管理、资金、技术等优势,通过土地入股、合作经营、就业等形式,帮扶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二是致富带头人帮。大力实施“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基地”460个,培育了一批乡土专家和发展小能人。引导致富带头人为贫困户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经营培训、资金扶持等服务,让贫困群众跟着看、学着干、同致富。三是脱贫示范户引。注重培树脱贫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扩大示范效应,让贫困群众学有目标、赶有方向。目前,全市涌现出了以平邑县编织巧手张秀、蒙阴县高位截瘫的电商带头人邢士东、临沭县身残志坚的淘宝店主王宝卫、蒙山旅游度假区打井能手汪超等为代表的一批脱贫示范户,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激发了贫困群众想脱贫、争脱贫、比脱贫的热情。

  四、要素支撑带动、促大展身手,让贫困群众有劲头。部分群众由于生产条件差、资金资源少、经营风险大,有力使不出、不敢使。临沂市本着需要什么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加大资源要素保障,打消贫困群众顾虑,让他们敢干、愿干、放开手脚干。一是夯实发展基础。以“四联八建”贫困村提升改造工程为抓手,整合扶贫专项资金、行业扶贫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推进建设特色产业项目、扶贫就业车间、电子商务网点、富民科教讲堂、孝善养老基金、公共服务平台、扶贫理事协会、过硬实干队伍,着力开展贫困村土地整治、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着力优化群众生产条件,全力打造贫困村发展“升级版”。二是加大资金支持。为破解贫困群众缺资金、贷款难、贷款贵的难题,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积极开发“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等金融产品,探索“众筹”扶贫,由消费者预付定金认领农作物或订购农产品,贫困群众按照消费者要求进行生产,有效缓解贫困群众资金压力。三是防范经营风险。充分利用产业风险基金、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和担保基金,建立“政府+担保公司+龙头企业+贫困户”风险四方共担机制,推广蔬菜大棚、食用菌种植等特色扶贫保险产品,试点推广目标价格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有效防范自然、市场、经营等风险,确保贫困群众收入有保障。

  五、政策保障带动、促生活安乐,让贫困群众有甜头。在强化社保政策精准兜底的基础上,聚焦深度贫困人口,进一步分类施策、靶向治疗。一是聚焦“三无”失能特困人员加大救助帮扶。通过土地流转、股权量化、入股分红等方式,全面落实资产收益分红扶持。统筹落实低保、养老、助残以及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等措施,确保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市级财政设立专门的失能护理金,为“三无”失能特困人员提供专职护理。二是聚焦病残贫困人口实施医疗健康保险扶贫。出台《临沂市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实施办法》,为44.2万贫困群众购买人均170元的“扶贫特惠保”,加大商业保险报销力度,使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低于总费用的10%,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贫困群众看病就医支出,惠及贫困群众19万人。三是聚焦危房户实施住房改造。设立贫困户危房改造专项补助资金,将“三无”失能特困人口和因病因灾重困人口的D级危房全部列入拆建计划,市县每户补助2万元,确保贫困户有安全住房。对无改造能力或不愿改造的鳏寡孤独老人,由政府统筹资金统一兜底集中安置,今年规划22处中心敬老院,已建成16处,提高了供养服务能力。四是聚焦老年人实施孝善养老扶贫。将孝善文化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通过成立扶贫理事会、设立孝心养老基金、签订赡养协议、完善村规民约、评选孝顺儿媳、司法问责追责等方式,引导群众赡养孝顺父母,认真落实老年人相关福利制度,深入开展夕阳扶老、康复助医、爱心助残、情暖万家等四大救助工程,构建起“子女尽心、集体尽责、社会尽力、政府尽职”孝老体系,实现了“老有所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目前已惠及全市60岁以上农村贫困老人。(临沂市扶贫办)

 

  聊城市“孝德扶贫”树新风

  聊城市将孝德文化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通过建立“定养老事、签养老状、交养老钱、张养老榜、立养老规”的孝德扶贫脱贫新机制,倡导优良家风、村风和民风,全力解决好贫困人口“养老难”问题。

  一是定养老事,确定赡养标准。根据各村经济发展状况,分类确定赡养标准,其中一类、二类、三类农村分别不低于每年800元、600元、400元。各村(居)可采取召开村民代表、村小组长、党员组成的村民议事会议,研究确定养老数额、养老责任书内容、养老榜张贴等。通过喇叭广播、贴公示公告、上门做工作等形式,加大对孝德工程的宣传教育。

  二是签养老状,赡养老人有协议书。制定了养老责任状(赡养老人协议书),对赡养的情形、赡养人应履行的基本义务、被赡养人的基本要求作出明确规定,村“两委”统一组织70岁以上老年人的子女与父母签订养老责任状。

  三是交养老钱,监督督促应交尽交。赡养人严格遵守养老责任状确定的标准,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按规定标准向老人缴纳赡养金。各村(居)对子女养老孝老情况进行统计,对不交、少交、无限期拖欠的,由村“两委”采取措施督促缴纳。

  四是张养老榜,长期公示养老孝老情况。村村建立孝德公示榜,每季度村“两委”对各赡养人落实孝德情况进行张榜公示,接受村民群众评议和监督。村村都有公示监督员,村“两委”对赡养人落实孝德情况进行严格把关,认真核对,坚持多措并举摸实情、听真话,确保公示的情况明明白白,数字清清楚楚。村村都有问题调查组,对公示有异议的,村“两委”成立专项调查组入户详细调查,调查结果经村“两委”会议研究后向群众反馈,并跟踪抓好落实。

  五是立养老规,养老孝老写进《村规民约》。把定养老事、签养老状、交养老钱、张养老榜等作为《村规民约》重要内容,逐步建立尊老、敬老、养老的长效机制。将落实孝德情况作为村民享受村级惠民待遇的必备条件写入《村规民约》,对孝德模范中的贫困户,优先享受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对不尽赡养义务导致老人贫困的,采取司法调解、干预等手段,切实维护贫困老人的合法权益。(聊城市扶贫办)

 

  淄博市创新扶贫宣传模式

  打造精准扶贫品牌

  脱贫攻坚以来,淄博市坚持“宣传就是生产力、宣传队就是扶贫队、宣传亮点就是扶贫品牌”的理念,以开展“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系列活动为载体,把精准宣传植入扶贫脱贫,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助力扶贫之路。

  一、聚焦特优产品,找销路活市场。一是聚焦营销问题。开展“聚焦沂源红”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公益活动,组织20多家新闻媒体集中宣传,对“沂源红”苹果品种培育、生产技术和原产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报道,提升“沂源红”苹果品牌形象。2016年初,宣传部门通过组织沂源苹果进社区、进商超、进家庭等售卖活动,一个月销售了100万吨沂源苹果,营造了全市携手助农的浓厚氛围。二是聚焦品牌打造。开展聚焦“六个特色小镇”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公益活动,以品牌打造为着力点,聚集全国几十家媒体的近百位记者,走进西里镇水蜜桃、燕崖镇大樱桃等六个特色产业小镇,通过集中报道打造区域优势产业品牌。三是聚焦典型带富企业。聚焦引领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或新型经济组织,宣传报道先进的管理模式、生产技术和营销模式,倡树先进的致富理念。聚焦“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链接模式,宣传企业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的典型做法,为贫困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做法。聚焦爱心营销企业,弘扬扶贫济困精神,引导更多企业参与扶贫。

  二、助力乡村旅游,打品牌扩影响。一是展示魅力风光。开展“聚焦齐长城”、“聚焦绿皮小火车”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以齐长城周边景点、绿皮小火车沿线景点为主线,以潭溪山等3A级以上景区为亮点,辐射报道贫困村乡村旅游景点,展示淄博南部山区、太河库区的青山绿水,进一步打造区域乡村旅游品牌。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绿皮小火车、上小峰村乡村旅游扶贫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游客量成倍增长。二是展示风土人情。以深入报道1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69个省级传统村落为载体,领略百年古村魅力,走进乡村民俗博物馆,感知齐长城等历史文物遗存,传播孙膑梦泉、孟姜女哭长城等文化故事,促进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多元发展,助推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三是展示旅游产品。以报道精品民宿、游乐设施、土特产品、特色餐饮为载体,展示集吃、住、游、购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游,提高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重点宣传推介乡村旅游示范村,带动周边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

  三、挖掘扶贫故事,做示范扬精神。一是报道典型人物。开展以“焦裕禄为榜样,筑牢道德高地”为主题的集中采访活动,充分发挥李振华、孙建博、亓庆良、刘昌法等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总结他们在党建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为全市扶贫脱贫树立标杆,带动一批先进扶贫典型。二是弘扬自强精神。弘扬时代楷模、全国消除贫困奖朱彦夫自强精神,报道朱彦夫带领张家泉村脱贫的艰辛历程,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树立榜样。同时,积极把张家泉村打造为全市脱贫教育基地,组织各级扶贫干部参观学习,激发扶贫干部的干事热情。三是激发内生动力。以采访报道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搬迁脱贫的典型贫困户为载体,编发《扶贫脱贫典型案例》,多媒体、全方位宣传,讲好贫困群众身边自强不息、努力奋斗、不等不靠的脱贫故事,增强贫困户攻坚克难、努力摘掉“贫穷帽”的信心,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对政策的把握、对市场的判断、对产业的选择、对难处的应对能力。

  四、吸引媒体聚集,树导向凝合力。一是加强调研论证。为确保媒体扶贫的精准度,宣传部门与基层扶贫部门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共同研究制定宣传方案,把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和精神扶贫等进行有机结合,确保每次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取得了扶贫实效。二是多媒体共同发声。中央、省市各级媒体积极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精心宣传策划。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新媒体都在显要位置设置了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专栏。截至目前,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已成功举行7次,动员各类媒体记者300余人次。三是跨省市融合报道。在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中,淄博电视台将每天制作的节目及时上传到全国城市台电视节目交换平台,外地电视台纷纷转发报道,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合力。在“聚焦沂源红”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中,杭州电视台转发报道后,3个多月杭州市销售沂源苹果3000多吨。(淄博市扶贫办)

编辑: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