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扶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4期(总第283期)

来源: 宣传信息组 2018-01-16 10:56

  【经验交流】

  菏泽市谱好精神扶贫“五子曲”

  青岛市强化“四个结合” 激发内生动力

  

  【经验交流】

  菏泽市谱好精神扶贫“五子曲”

  菏泽市健全工作机制,增强攻坚合力,抓产业促就业,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光荣脱贫,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

  一、换脑子,创建“双向承诺”机制,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针对部分贫困村、贫困户存在着安于贫困的宿命心理、面对困境的悲观心理、等靠要的懒惰心理等情况,创立精准扶贫帮扶到村、到户的双向承诺机制,组织1267个市县单位与1578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签订精准扶贫到村双向承诺书6312份,4.9万名干部与22万贫困户签订精准扶贫到户双向承诺书。“双向承诺”机制把“扶志”作为扶贫重要前提,不仅为贫困户送资金、送技术、送岗位,还给他们送希望、送志气、送爱心,使贫困群众彻底摒弃了原来不愿、不敢承认贫困落后的虚荣心理,鼓起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勇气和信念。2016年脱贫的44.7万人中,有70%以上是靠自身努力发展种养业和劳动就业实现脱贫。

  二、搭台子,创建“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创新扶贫车间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一是把就业项目送到村。鼓励引导市县直单位和社会企业个人,采取财政补助、其余资金由联村单位负责的方式,为村里建设扶贫车间,吸纳就业项目。二是把就业岗位送到贫困户家门。扶贫车间优先聘用贫困户就业,实现贫困户家门口就业。通过建设扶贫车间,直接安置和带动235245名贫困群众就业,使57685名群众脱贫。三是把技能培训送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将扶贫车间办成技能提升课堂和扶贫政策大讲堂,已有18474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完成培训,实现挣钱学习两不误。四是把优惠政策送到贫困群众手中。研究制定贫困群众就业优惠政策,灵活就业工作方式,对于一些需照顾家人、没有整块时间的,采取计件工资,提高劳动收入;对劳动能力较弱的,实行计时工资,获得稳定报酬。

  三、引路子,创建产业扶贫基地,把贫困户嵌入产业化发展链条中。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开发、集中连片、示范带动”的思路,打破部门框架,整合涉农资金,建成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基地67个,惠及1440个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通过“第一书记+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党支部+基地+贫困户”“社会资本+基地+贫困户”“金融+基地+贫困户”等扶贫模式,把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与贫困户、扶贫资金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企业流转土地,贫困户获得土地租金;进入企业打工,贫困户获得劳动薪金;企户帮扶签约,贫困户获得救助金”三金模式,把贫困群众嵌入产业化发展链条中去,引导支持他们通过辛勤劳动实现增收脱贫,让贫困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共扶持贫困户50470户、109501人。

  四、树样子,发挥榜样力量,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善用榜样导向、典型引路,利用一批批生动感人的脱贫先进典型,让身边土生土长的“凡人”典型、知根知底的熟人典型、沾亲带故的亲人典型现身说法自己的脱贫故事,并积极引导他们与贫困群众结对子,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时注重培树光荣脱贫典型,从基层脱贫户中,选取有代表性、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案例,编印《菏泽扶贫30例》《菏泽扶贫60例》等分发给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同一地域环境,同样土壤气候,同等优惠政策下涌现出的脱贫典型,让贫困户可学可做,不用支付高额“学费”,不必担心因条件差异、“水土不服”而劳而无功。

  五、减担子,抓好移风易俗,为贫困群众“人情账本”减负。建立健全村居红白理事会组织,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大力倡树文明新风,遏制高额彩礼陋习,扎实推进殡葬改革。一是组建服务高效理事队伍。推动红白理事会所有行政全覆盖,设立红白事办理情况公示栏,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二是制定具体可行工作标准。研究制定丧事简办传统模式、社区模式、追悼会模式、喜事新办模式等模板,明确红白事办理程序和费用标准。三是加大宣传动员力度。灵活运用发放倡议书、出动宣传车、悬挂粉刷宣传标语、广播“村村响”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着力提升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菏泽市扶贫办)

  

  青岛市强化“四个结合”激发内生动力

  青岛市聚焦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强化结合功效,注重激发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减贫脱贫长效机制,率先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一是坚持党政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连续3年由市委、市政府出台实施意见或发展规划,以两办和部门名义下发专项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文件50多个,市与区市、区市与镇街逐级签订脱贫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镇到村、落实到户到人,形成了具有针对性和含金量的“3+N+X”扶贫政策体系。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采取专项督查、行业督查、暗访抽查、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式,把督查考核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建立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破除“等、靠、要”懒汉思想,着力培育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和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意识和观念,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扶贫对象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意志实现脱贫致富。

  二是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印发精准扶贫政策干部读本和群众读本,把扶贫政策“一本清”送到村头、地头、炕头,让扶贫干部学深吃透政策精神,让贫困群众知晓政策措施。强化典型示范,组织开展“乡村好青年”“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和寻找“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遴选区市、市直部门工作成果、扶贫项目、社会扶贫创新等典型案例122个,典型人物65人。对15名优秀第一书记进行集中宣传。实施“四个一”工程(制作一套精准扶贫公益宣传片、展映一组农村实用技术科普电影、展映一批优秀国产励志电影、组织开展一次大型“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以扶贫为主题的文化创作和文化扶贫巡演,专业艺术院团为贫困群众带来100多场高质量、接地气的文艺剧目。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入选文化部重点扶持剧目。提升道德引领。以“四德”建设为抓手,在全市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活动,在贫困村开设“幸福女性大讲堂”“新农村新生活”“道德讲堂”等农村课堂,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思想观念。莱西市发挥“道德评议委员会”的作用,出台孝道文化扶贫办法,通过宣传引导、舆论监督、典型带动、法律约束等途径,将农村孝道养老纳入规范化轨道。建立从学前到大学的教育资助制度,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工程,依托农业广播学校、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学等,通过固定课堂、田间课堂等就地就近开展生产技能培训。采取“一村一策”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规范操办事宜,有效杜绝了因大办红白喜事致贫或返贫。评选“好儿媳、好公婆、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树立善行义举榜,在全社会营造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三是坚持产业发展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实行“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扶贫模式,通过吸纳务工就业、土地流转入股、财政投入折资、集体参与分红等方式,带动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富民学堂,聘请专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授课,累计举办茶叶种植、炒茶加工、茶艺、食用菌种植等各类培训班50余次。根据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职业培训,先后有600余名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207名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探索扶贫资产收益惠及贫困户的办法,区市统一使用扶持资金为贫弱村、贫困户购买优质资产或发展光伏发电项目,以租赁、经营收费或入股经营等方式获取收益,全市有399个贫弱村实施资产收益扶贫项目323个。将贫弱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以“五通十有”为重点,加强贫弱村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实现194个贫困(偏远)村通公交(客车),全市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行政村全部实现通公交(客车)。

  四是坚持精准脱贫与防止返贫相结合。按照人均收入4600元和“两好四保障”(吃好、穿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养老有保障)的市定标准,在脱贫攻坚期内,坚持标准不降、政策不变、措施不减、联系不断。全市新开发扶贫公益岗位3000个,定向用于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相衔接,将全市1.6万名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保扶贫政策,各级财政累计拨付资金8154万元补助农村贫困人口参保。全市共帮扶3239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就业,专门设立1536个扶贫公益岗位,为4.8万名贫困人口投缴社保8196万元。全市省定、市定患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八个一”工程落实率分别为100%和95%。全市共组建625个家庭医生团队,对贫困人口优先签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100%。 (青岛市扶贫办)

编辑:李晓雪